學校著力提高教師水平和質量,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
第22個教師節在豐收的金秋如期而至,辛勤耕耘于杏壇的園丁們收獲了他們的喜悅。9月9日上午,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表彰大會在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從全國高等學校近97萬教師中選拔出來的100名杰出代表接受...
本文全文摘自2006年3月31日的《北京青年報》 在廣西大學動物繁殖研究所里,盧克煥(右)及其大兒子盧晟盛,在為學生輔導實驗。張倩攝 盧克煥和他的“性別控制”試管水牛雙犢。 張倩攝 ...
在糖業大省廣西,人們把糖業稱為甜蜜的事業,為了讓這一產業真正成為造福廣西,許多人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廣西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魏遠安就是其中之一。 37年前,魏遠安出生在山水秀麗的桂林,1980年考入廣西大學化...
――記廣西自治區政協委員、農工黨成員石德順 1995年7月14日,我國第一頭“克隆”牛犢在廣西誕生,這項課題的成功,凝聚著廣西農大動物繁殖研究所副主任石德順的心血。 石德順是廣西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赴愛爾...
――記人大代表鄧文 鄧文,今年37歲,是廣西大學物理系的教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為了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他風塵仆仆地從國外趕了回來。四年前,剛剛當選為九屆人大代表的鄧文在參加完...
記世界試管雙犢之父盧克煥教授 陽春三月,廣西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盧克煥教授率領6位專家到武宣縣考察指導水牛奶業的發展情況,一身跨國兼數職的盧教授是世界試管雙犢之父、世界動物繁殖科技巔峰第一攀登者,曾獲“牛體外受精技術”國際專利證書。 盧教授中等身材,容光煥發,雖是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可卻平易近人。有人問,您在國外從事牛卵母細胞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研究,很快取得了豐碩成果,是什么精神激勵你呢...
――記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張仲卿(全文登載于《科學時報》2002年9月25日第一版) 碾壓混凝土(Rolled Compacted Concrete,簡稱RCC)筑壩技術,自問世以來至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各國都...
――記“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廣西大學陳保善博士 2002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人事部、國家科學技術部做出決定,授予50名同志“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決定稱,此次受表彰的5...